清丰柳子戏
发布时间:2022-11-25   文章来源: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;  编辑:张瑞莉 浏览量:0   --   
  级别:国家级   批次:第二批   类别:传统戏剧   区域:城关镇   

       清丰柳子戏又称百(北)调子;柳子腔;弦子戏,是由北曲诸宫调在继承唐代宫廷音乐变文唱白相间的传统基础上,广泛吸收中原一带流行的俗曲、小令,并承受弋阳、青阳、高腔等剧种的曲牌和声腔,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拥有300余支曲牌,200余个剧目的弦索古老声腔剧种,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。主要流行于河南、河北、山东、安徽等地。
      据《清丰县志》和宅刘家《刘氏家谱》记载:明永乐三年,刘永诚(明洪武庚辰年进宫入侍大内)回乡祭祖,由宫内带回一乐班,后置于祖籍。英宗天顺二年,永诚之侄刘聚(精骑射,通《孙》、《吴》,官至左督都)携挚友刘仪(官居太常寺少卿,因得罪权相而弃官)返乡祭祖,后刘仪自愿留守刘氏茔冢,大胆吸收当地俗曲、小令,填词谱曲,配有弦乐演唱,并以柳子定调,当地及周边地区群众遍延习之。
       清乾隆十年,清丰西关大户洪从心组建洪家戏班,历经七世管主,史长208年,为柳子戏的传承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。
      清丰柳子戏是研究北宋以来我国弦索声腔剧种早期历史的生态标本,是我国古代宫廷音乐的缩影,是地方稀有剧种的典范,更是冀、鲁、豫三省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交流与发展的历史见证。如今,清丰柳子戏生存形势极不乐观,一些颇有造诣的老艺人,已逐步退出舞台,有的相继谢世。青年演员寥寥可数,后继乏人。抢救、保护清丰柳子戏已刻不容缓。 

      柳子戏是弦索系统的古老剧种,流行于山东、河南、苏北、冀南、皖北一带。清丰柳子戏又称“百(北)调子”、“柳子腔”、“弦子戏”,是由元明时期的北曲弦腔发展演变而成的一个地方声腔剧种,主要在河南清丰一带流传。
  明代洪武年间,宫廷戏曲传入清丰县,唱腔音乐多为“南北合套”形式。它与当地流行的俗曲小令如《柳子》、《黄莺儿》、《山坡羊》、《锁南枝》、《耍孩儿》等结合,并以《柳子》定调,逐渐形成柳子戏。这一新剧种既有北曲豪放粗犷的风格,又有南戏委婉细腻的特征。清代光绪年间,柳子戏班社遍及清丰、濮阳的广大城乡,河北、山东和安徽的相邻地区也有柳子戏演出活动。
  柳子戏表演行当齐全,声腔属于曲牌体,共有曲牌三百多支,分主腔、客腔两大类。主腔为弦索腔,也叫“拉罗腔”,多来自弦索,字少腔长,每支曲子由引子、主曲和尾声三部分组成;客腔包括昆腔、弋阳、乱弹等,吸收融入了其他声腔的曲牌,分《黄莺》、《驻云飞》、《锁南枝》、《山坡羊》、《娃娃》五大套,每一曲牌又有正体和变体等几种唱法。柳子戏历史悠久,文化积淀丰厚,演出剧目曾达到三百余种,流传至今的有一百余种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上一篇: 铁花火龙
下一篇: 木器雕刻技艺
上一篇: 铁花火龙
下一篇: 木器雕刻技艺
地址:清丰县朝阳路与凤鸣路交叉口东100米路南
投稿邮箱:qfxwhg@163.com
技术支持:清丰县数字文化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