濮阳文旅大家谈|文化繁荣筑魂 文旅发展赋能——谱写清丰县文旅高质量发展新篇章
发布时间:2025-07-30   文章来源:文化濮阳;  编辑: 浏览量:0   --   

       编者按 7月11日,濮阳市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工作暨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召开,一系列关于推动文旅融合的强有力部署,翻开了我市文旅发展的新篇章。为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,以实际行动助推文旅融合发展,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步伐,濮阳日报社联合市文广体旅局开设《濮阳文旅大家谈》栏目,邀请县区、乡镇、景区领导及负责人,围绕各自实际情况探讨文化旅游的发展,共同推进我市文旅高质量发展。

文化繁荣筑魂 文旅发展赋能

——谱写清丰县文旅高质量发展新篇章

清丰县委书记 高尚功

     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,旅游是文化的载体。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,既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由之路,也是增强县域文化软实力和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。清丰县立足自身文化资源与旅游禀赋,以厚植文化根基为魂,以深化产业融合为翼,以优化服务体系为要,在文旅深度融合的赛道上,实践探索出一套“清丰方案”。

      厚植文化根基,激活基层文化生命力。文化根基的厚度,决定着文旅融合的深度。清丰县将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,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,着力推动基层文化繁荣兴盛,为文旅融合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。

深入挖掘红色文化、忠孝文化等核心文化IP,将红色故事、忠孝典故融入基层文化活动,让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。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,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、农村文化礼堂、社区文化家园等阵地资源,常态化开展大合唱、“村戏”擂台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,让文化贴近群众、扎根基层。广泛开展全民阅读、惠民书展等活动,打造“15分钟阅读生活圈”,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。稳步实施乡土文化能人扶持计划,扎实推进全省首批试点县工作,通过培育本土文化人才,让基层文化阵地“强”起来、群众文化活动“热”起来、书香清丰品牌“亮”起来,为文旅融合筑牢文化根基。

      深化产业融合,拓展文旅经济增长极。产业融合是文旅发展的核心动力。清丰县聚焦“文旅+百业”叠加效应,有机推动农文旅体深度融合,通过优化产品供给、打造精品路线、丰富消费场景,构建全产业全链条旅游新格局,持续拓展文旅经济增长疆域。发挥“蘑菇点灯”、单拐纪念馆、冀鲁豫飞行营地等项目的带动效应,深挖项目富含的人文内涵,培育红色研学游、农耕体验游、运动休闲游、度假康养游等新业态,开发“小而精、特而专”的文旅产品,塑造了一批独具清丰特色的文旅地标。

      依托“中国实木家居之都”产业优势,将家具展会、智造体验升级为家居工业游,实现了产业与旅游的创新结合。创新开展“跟着赛事去旅行”活动,盘活顿丘体育馆,积极申办文、体、赛、商、展等活动,举办“村拳”、“村棋”、无人机竞技赛等特色赛事,让赛事“流量”转化为经济发展“增量”,推动文旅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。

640 (3).jpg

      优化服务体系,提升文旅消费体验度。服务是文旅产业的生命线,优质服务体验是提升文旅消费吸引力、增强产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。清丰县从游客需求出发,统筹优势资源、优化服务体系、提升消费体验,让游客在体验文化、畅游山水的过程中感受舒心与温暖,提高文旅市场的“回头率”与“传播力”。全面升级“吃住行游购娱”全链条服务,推动景区基础设施迭代更新,完善停车场、休息区、智慧导览系统等配套设施,让游览更便捷、更舒心,从“打卡式观光”转向“沉浸式体验”。规范文旅市场秩序,加强商家诚信建设与服务培训,建立健全投诉快速处理机制,坚决杜绝欺客宰客现象,满足游客精细化、个性化、便捷化需求。在节日节庆期间,免费开放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、提供便民餐、组织景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,让服务更周到、更暖心,推动文旅产业从“流量经济”向“留量经济”转型。
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电话:0393—7229222
地址:清丰县朝阳路与凤鸣路交叉口东100米路南
邮箱:qfxwhg@163.com
技术支持:清丰县数字文化馆